首页 美食文章正文

通过数字化服务提升老年助餐效率

美食 2025年02月08日 18:33 809 梁祎诚

  近日,上海市民政局官网发布《关于推进运用市场化平台机制优化老年送餐上门服务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提出由市民政局负责指导全市老年送餐服务工作,并协调各市场化平台参与本市老年送餐服务。

  其实,老年助餐一直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尽管社区生活圈内有了社区食堂,但往返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依然费力,而如果让社区食堂提供上门送餐,且不论是否有足够的人力承担相关工作,单说配送成本控制和餐食保温也存在一定困难。相对应的是,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和餐食保温上,市场化平台具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数字化服务提升老年助餐效率

  那么,既然如此,是不是只依靠市场化平台就能实现老年餐食的配送, 或者说教会老年人点外卖,是不是就能解决老年助餐的问题?事实上,老年人不愿意点外卖的原因,除了部分老年人不善于使用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以及对价格较为敏感之外,还有客观的情况,那就是老年人对餐食有较为特殊化的需求。老年人需要清淡易嚼、容易消化的餐食, 加之对油脂和盐分的吸收能力也在下降,需要餐食尽可能低油低盐,避免使用过于刺激的调味品,在成本可供、价格惠民的前提下,进驻市场化平台的商家中能提供如此餐食的并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年人如果只依靠市场化平台点外卖,并不现实。

  正因如此,通过“社区食堂+数字化配送”, 是解决老年助餐“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良策。这并不是说老年人餐食配送一定要用手机点餐,而是提供老年人及其家属、以及社区志愿者等相关人员,可以在平台下单的渠道,食堂数据可以与送餐信息实现数据互通,相应配送服务既便捷实惠,又安全及时,提升老年助餐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平台如何与一些社区既有的社区食堂配送、中央厨房配送、志愿者配送等服务统筹结合,值得进一步完善细化。

  在实现老年助餐数字化服务的过程中,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如何重点服务好高龄、空巢、独居、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就餐刚需,在资源倾斜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辅助性服务。

个人随笔 鲁ICP备200044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