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米何以高产又好吃
一日三餐,大米是常见的主食。有人或许留意到了,我国大米不仅高产,市场上好吃的新品种也越来越多。
不久前,中国水稻研究所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份研究印证了这一点,国产大米确实越来越好吃。2009年至2023年间,我国稻米的全国平均食味评分值从74.9分稳步提升至80.3分。
“稻米好吃不好吃”,对普通人而言,可能属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主观评价。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它有一整套的量化标准。早在2008年,我国更新的国家标准,就确立了稻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标准化依据。
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这一研究,系从每年全国数千份稻米样品中获取指标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并从外观、气味、适口性、滋味和冷饭质地5个方面进行打分,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食味评分值,有力表明我国稻米品质在稳步提升。
舌尖上的幸福不断升级,一个重要基础是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国粮食产量长期处于历史高位,2024年,更是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突破1.4万亿斤,创历史新高。温饱无虞,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也期待提升产品质量和食用体验。
农产品食味品质变化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贯穿品种选育、生长、采收、贮藏、运输等整个生命周期。持续提升食味品质,需要着眼粮食生产各个环节,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比如,在我国开展水稻育种初期,粳稻的食味品质明显优于籼稻。近年来,通过遗传改良、种植环境监测等措施,籼稻的外观、香味、质地、滋味等均有显著改善,食味提升幅度大于粳稻。在生产技术效率相对较高的经济发达地区,籼稻的品质提升更为显著。从改良育种遗传到优化田间管理等,全链条的技术进步,造就了人们餐桌上一碗碗香喷喷的大米饭。
需求侧看,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如今人们对饮食的追求在不断升级。这既是健康意识提升的表现,也是政策积极引导的结果。供给端看,抓产量、盯安全的同时,我们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升食品营养健康方面着墨颇多。前不久印发的《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就提出,研发富含活性物质组分、食用感官品质与加工品质优良的全谷物原料新品种;鼓励农、食、医、养融合创新,加强全谷物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科研攻关。从健康消费到优化供给,一个更高水平的正向循环正在加速形成,促使粮食行业从源头上更加注重品质。
一碗更好吃的大米饭,牵动着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也见证着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的不懈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心怀大局,不弃微小,始终对群众冷暖抱有同理心,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能一针一线绣出千家万户的好日子,一步一步实现国家发展的大目标。
相关文章
-
多举措撬动餐饮消费详细阅读
小餐桌撬动大消费。餐饮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关键领域。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舌尖经济正以其独特魅力释放...
2025-02-07 608
-
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1%详细阅读
记者从商务部获悉: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市场年味浓、人气足、销售旺,商品消费亮点突出,服务消费活力十足,消费场景拓展创新。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
2025-02-07 453
-
非遗小吃店里年味儿浓详细阅读
记者 李燕京 新春佳节之际,北京的大街小巷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时刻,那些承载着传统味道与文化底蕴的非遗小吃店也迎来了客流高峰。记...
2025-02-07 238
-
桃子越种越甜 生活越来越美详细阅读
走进河北省深州市深州镇的玉武水果种植基地油蟠桃大棚,一朵朵粉嘟嘟的桃花缀满枝头,春意盎然。 大棚里,80后种植户刘大赛轻点手机屏幕,设置着棚...
2025-02-07 959
-
如何避免节日盛宴变“剩宴”?详细阅读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何磊静)“平均每桌剩菜三分之一,有的客人甚至只拍不吃,年年有余成了‘年年浪费’……”今年春节假期,海南某饭店后厨垃圾桶...
2025-02-07 784
-
小豆腐“磨”出产业振兴致富路详细阅读
原标题:清远佛冈高岗镇:小豆腐“磨”出产业振兴致富路 泡豆、磨浆、过滤、杀泡……在清远市佛冈县高岗镇,一块小小的豆腐,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大产...
2025-02-07 437
-
二十四节气看蒙牛丨立春走进现代牧业阜民丰牧场详细阅读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寒冷的冬季已经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此时的塞上江南——宁夏,也迎来了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节气。让我们一...
2025-02-07 955
-
春节假期餐饮消费烟火气升腾详细阅读
春节假期期间,促消费政策叠加节假日效应,餐饮、零售消费市场热力十足。各大餐饮企业结合春节主题推出特色菜品,为市民游客的节日餐桌增添浓浓年味。...
2025-02-07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