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购物文章正文

“志探龙宫”的黄爷爷,“潜龙在渊”来送您了!

旅游购物 2025年02月10日 15:42 148 王坤硕

极目新闻记者 庞正 陈倩 王俐燃 涂梦蝶

统筹:陈凌墨

摄影记者 刘中灿 萧颢 王永胜 刘博

画一幅画,那是我心中,您的样子;

吹一段曲,那是我听说,您爱的曲子;

写一首诗,那是我给您,深情的悼念;

献一束花,那是我立志,长大后成为像您一样报效祖国的人。

潜龙在渊.jpg

2月10日上午,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遗体送别仪式在武汉武昌殡仪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深情悼念黄老,其中就有很多满怀敬意的青少年。

《潜龙在渊》画出黄爷爷功勋

送别现场,武汉的10岁小学生吕昀骁带来了自己花费五天精心手绘的画作《潜龙在渊》。

5D73FAE560C0FE3A135A9DC599032BC3.jpg

“这幅画以黄爷爷为主体,下面是黄爷爷和他的团队一起研发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的内置图。画面上方为红色,背景是5颗星星,代表了五星红旗。后面以一条龙为背景,代表着核潜艇在海洋里遨游。黄爷爷就是中国功勋。”吕昀骁动情地说,“这幅画想表达对黄爷爷的怀念,为他的付出感谢感恩。以后,我也想做一个跟黄爷爷一样的科学家,让中国更加富强。”


吹一曲《送别》送别黄爷爷

2月9日在黄旭华院士吊唁仪式场地外,17岁的张同学用口琴奏响《送别》,用自己的方式送别黄老。

口琴.jpg

他说,他从初中开始知道黄老的故事,黄老是他最敬佩的一位科学家。“黄爷爷一生为国,不计个人利益,感动中国颁奖词说,‘您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句话正是对他最好的解读。对于这样一位国之栋梁,我觉得我应该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他。”张同学说,这首《送别》,正是黄旭华非常喜欢的一首歌。

13岁河南少年带来为黄爷爷作的诗

“噩耗惊天地,悲风恸九州。灵柩归神所,哀悼化春愁。劈波威碧海,斩棘筑龙头。埋名三十载,功利在千秋。”追悼会现场,来自河南信阳的13岁中学生王尊,向记者展示他为黄老写的一首诗,向黄老表达深深的敬意与不舍。他说,黄老的精神非常伟大,他隐姓埋名30多年,一心只是为了国家的事业,这种无私的精神非常令人感动。听说武汉在举行追悼会,他一大早买了动车票从河南赶来。

做诗少年.jpg13岁中学生王尊

同样从外地赶来的,还有从河南周口坐8小时绿皮火车而来的14岁男孩石嘉强。他和家人凌晨坐车,上午8点多赶到武汉。专程来送黄老一程,他说:“喜欢潜艇,长大想成为军人。”

为国为民,院士精神代代传承

连日来,不断有各地的青少年前来献花,悼念黄老。


2月9日来到悼念现场的,还有来自山东的小学生夏东雨。她还专程带来了心爱的绘本《老船长和蓝鲸》,这个绘本正是讲述黄爷爷和核潜艇的故事。“黄旭华爷爷年轻时有个伟大的梦想,就是想建造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他真的实现了这个梦想,我觉得黄爷爷很伟大。等我长大了,要像黄爷爷那样报效祖国。”夏东雨说。

老船长和蓝鲸.jpg

8岁的小朋友小杨带着印有黄旭华去世消息的报纸,前来悼念。她表示,自己从报纸上得知了黄老去世的消息后,就跟着爷爷来到现场。“感谢黄爷爷对祖国的贡献,以后我也想成为像黄爷爷一样的人。”小杨说。


2月10日在武昌殡仪馆门口,10岁的张译程跟爸爸一起来给黄旭华院士送花。张译程的爸爸张勇是光谷一家花店的老板,这两天,已经有全国各地的20多份订单,请他代为向黄老献花。他和张译程,也为黄老献上了自己的一束花。张译程说,他知道黄爷爷是一位造核潜艇的科学家,他也要向黄爷爷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就读于中山路小学的毛梓宸今年8岁,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学校时便听过黄旭华院士的故事,他带了一束鲜花前来为黄爷爷送行。妹妹毛紫羚虽然只有6岁,但提起黄旭华院士,她却是滔滔不绝。“我心中的黄爷爷是一位非常聪明,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我将来也想成为这样的人。”而他们的妈妈李俊,正是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胡佩兰的后辈。

山河念英魂,长歌送国士。

广大青少年缅怀这位为国家核潜艇事业奉献一生的功勋科学家,更将在他的精神指引下,成长为报效祖国、为国为民的一代代后来人。

个人随笔 鲁ICP备200044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