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村干部去世,212户村民曾自发捐款60400元,弟弟称其“十过家门而不入”
2月7日中午,晴,大别山腹地的风,呼呼地吹着,冷飕飕。
一锹一锹黄土,一声一声悲鸣,这山,这风,这悲鸣,他们悼念的是年仅49岁,病重去世的王振华。
振华书记走了。
他是安庆市委办第六批选派干部,2014年至2018年期间任职岳西县毛畈村第一书记。
因患白血病,术后感染,在ICU治疗时花费巨额,毛畈村212户村民曾自发捐款60400元,去救助他们心中的好干部。
只是,这份爱,亦未能救回病重的振华书记。
1月31日,振华书记从医院回到家中,于当天傍晚离世。
王振华书记生前工作照片。
好干部:
振华书记走了,病重时212户村民曾自发捐款
今年60岁的杨华清是毛畈村村民,1月31日下午,振华书记回家的车路过他家门前。两家离得不远,杨华清也一路跟了上去。
“当时还有口气在,插着氧气瓶回来的。”杨华清看着往日壮实的振华书记病成这样,心里很难受。
下车时,杨华清立即上前去搭把手,合力抬着振华书记回到屋里。
“振华书记在毛畈村挂职时,我也在村里干,一起共过事的,能吃苦,也有工作方法,都不敢相信他就这样走了。”今年1月,村民自发捐款时,杨华清也主动捐了1000元,他原以为,振华书记能好好地回来。“哎!这么好的一个人没了。”杨华清叹了一口气。
村民群中自发接龙捐款。
徐华婷也是毛畈村村民,1月31日晚上,听到振华书记病逝的消息后,她是自发前往送振华书记的村民之一。“当天晚上就去了有五六十人,后面还有陆陆续续去的,都想着再去见振华书记一面,送送他。”
徐华婷说,自己前些年不在家,但每次回来都能看到家乡在发生变化,振华书记当年驻村时,帮助村里修路、建村部、脱贫,大家都有目共睹,惦记着他的好。
在王振华家人撰写的祭文中,也能对他的生平窥见一二。王振华从小立有雄心壮志,勇于拼搏,报国齐家。学业初成,投笔从戎,服役军营二十余载,不辱使命守海疆,积极进取上军校,精忠报国屡建军功,在部队晋升为正营级军官。
后来,王振华以安庆市军地两用人才考试考核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转业到安庆市委办公室工作。作为安庆市委办第六批选派干部,2014年至2018年期间,王振华又任职毛畈村第一书记。
在国家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支持和王振华努力下,毛畈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在全省首批实现“村出列、户脱贫”,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今日的宜居宜游的生态村。
岳西县毛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姚有志坦言,振华书记的确是一个“眼中有疾苦,心里有温度”的好干部。
“这一下子走了,大家心里都很悲痛。”姚有志眼眶红红的,忍着没哭出来。
如今的毛畈村样貌焕然一新。
好哥哥:
“没有什么比救哥哥更大的了,哥哥只有一个”
王振华不仅是村民眼中的“好干部”,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好兄弟。
振华书记家中兄弟姊妹五人,他排行老四,上面有三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名叫王润。
兄弟俩长得很像,哥哥一直护着幼弟长大,王润也一直把哥哥振华当作自己的榜样,只是这一次,哥哥走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坚强。
在哥哥的最后几个月时间里,王润丢下工作,一直贴身陪伴着,“没有什么比救哥哥更大的了,哥哥只有一个。”
王润独自在一旁抹泪。
但哥哥的匆匆离开,是他从没做过的打算。“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就走了,儿子还只有6岁。”
王润说,哥哥是个工作狂,最后血小板只有个位数,实在没力气了,他才请假去动手术。2024年10月,哥哥只请了三个月假,以为手术后就可以回来上班了,但没想到……
提起在毛畈村工作的经历,王润打了个比喻,“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今有王振华扶贫,十过家门而不入,一点都不过分。”
王润说,哥哥比自己孝顺,以前在安庆市里工作时,两个星期就会回家看望一次父母。但他驻村的毛畈村,与家里就是隔壁村,却忙得没时间回家。
“他吃住都在村里,就是路过家门口也没空进去,一个是他忙没时间给父母做饭,也不想麻烦父母年老了还给他做饭,有村干知道的,说他光方便面都吃了十几箱。”
这一次,哥哥的离去,王润整宿整宿睡不着,很多问题,他不知道如何面对,“太难了。”
王润祭拜哥哥王振华。
最终,在家人的支持下,王润决定将哥哥带回老家火化安葬。“回家吧,回王家自己的祖坟,他也不孤单了。”
哥哥走了,王润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他说,自己会挑起家里的重担,照顾好父母,也会关注小侄子的成长。同时,因为哥哥治病欠下了不少外债,王润也有担当。“我们一定会还完的,就是时间可能长一点,绝对不会欠钱不还的。”
好弟弟:
病房里还想着为姐姐过生日,姐姐感动落泪
王素华,是王振华的大姐。2月7日,王素华和两个妹妹,扶着弟弟的骨灰盒,一边哭一边喊。“(弟弟)你怎么舍得走啊?”“我家小侄子才6岁啊!”
在病重期间,王素华也一直陪伴在弟弟身边。那段时间的艰难,让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全家几个姊妹凑了40多万块钱去看病,就想着看好了就回来上班。”王素华说,没想到,术后又感染了,每天花费大得吃不消,正常一天要花费四五万,最多的一天花了8万9千多元。“弟弟自己说,姐,要不我不治了,回家吧,再搞下去,医药费也付不起了。”
但弟弟越这样“懂事”,王素华心里越难受。“弟,慢慢想办法,你好好治。”那段时间,家里的亲戚朋友,单位的同事们都伸出了援手,东拼西凑医药费。
尤其是毛畈村村民自发捐款6万多元,是王素华一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普通老百姓哪个容易啊?看着他们一个一个接龙,捐了这么多钱,弟弟说,是他拖累了大家。”王素华心里也十分感激,她知道,这不是几万块钱的事,而是村民敬重弟弟的心意,是对弟弟驻村工作的认可。
不仅巨额医药费像一座大山压着,弟弟虚弱的身体也让王素华心疼,有一段时间还暂时性失明。
“细菌感染,他全身都疼,吃不下去,一天就喝点稀饭,吃点水煮菜。”王素华说,腊月十六,她听医生说,可以给弟弟吃点肉,她就拿山药炖了两斤排骨,但弟弟还是吃不下去。
王素华想到当天是自己的生日,她便哄着弟弟说,“今天是我生日,我还跟着你一起吃了一大碗排骨汤呢,你也吃一点。”
王素华本想以此哄弟弟吃上一口肉,但没想到,她出去一趟回来,竟然看到病床头多了一个小蛋糕。“姐,你不是为了我,也不会在这地方过生日。”原来,这是王振华托弟弟王润给大姐买来的。
“我当时真的好感动,我哪是想过什么生日,我只想他吃一块肉啊,他都病成这样了,还要为别人着想。”王素华捶着胸,哭着说,第二天,弟弟病情加重,又被送往ICU,一直到最后……就这样走了。
大姐王素华坐在坟头边不愿离开。
2月7日午后,安葬仪式暂告一段落,送行的人群渐渐散去。但王素华还独自坐在坟头边,不愿离去。
“我要再陪弟弟一会,我真的舍不得。”“这是最后的告别吧,以后再也看不到他了。”王素华抹着泪,喃喃自语道……
人声,已渐行渐远。只是,大别山的风,还在吹着,不曾停下。
相关文章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春节期间全国空气质量同比好转详细阅读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监测,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多数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监测表明,除夕至正月初七期间,全国PM2.5的平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同...
2025-02-07 447
-
一天跑9家,男子直呼:比上班赚得多!但需警惕详细阅读
假期结束打工人复工ing第一批从村里返程的猫猫狗狗也不适应了图源网友这两天许多宠物店热闹不已久未回家的"毛孩子"和思念的主人团圆毛孩子也要回家宠物店接...
2025-02-07 257
-
湖南双胞胎姐妹和双胞胎兄弟订婚:女方年仅18岁,可办婚宴不能领证详细阅读
2月5日,湖南郴州一段双胞胎姐妹与双胞胎兄弟同天订婚的视频,获众多网友点赞。视频拍摄者李女士介绍,四人都是00后,她是女孩的干妈,男孩的表嫂,同样也...
2025-02-07 393
-
“投喂,财运-1” 安徽一动物园禁止投喂告示牌引关注 园方回应:被投诉,已拆除详细阅读
每逢春节胖三斤,有这样困惑的,可能不只人类,还有动物园里的动物。随着春节假期客流量增加,投喂动物这一现象更难控制,这时,安徽淮南市龙湖公园动物园的标...
2025-02-07 146
-
我国第一代核潜艇4位总师均已逝世,他们实现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誓言详细阅读
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
2025-02-07 180
-
浙江丽水有山区现不明掌印被猜测“熊出没”,官方:初步推测系大型犬类,排除熊类详细阅读
极目新闻记者 张奇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淤上乡坑口村,有村民在山区发现大型动物掌印,被人猜测是熊出没。当地村民称事发区域是种植毛竹...
2025-02-07 324
-
新疆禾木一游客称拍到公路上“狼群逐鹿”,景区:狼群平时在山里,一般不攻击人类详细阅读
近日,一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禾木景区拍摄到的视频。视频中,至少七匹狼在公路上奔跑。有网友担心:“景区有野狼出没,安全吗...
2025-02-07 777
-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