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26年献血114次,相当于全身换血11遍
现代快报讯(记者 毛晓华 通讯员 泰职宣)2月2日,正月初五正午,泰州市中心血站献血大厅里,一名男子熟练地挽起袖子,在他两臂的肘窝处,114次反复穿刺留下的针眼格外显眼。他叫陈玉,是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这是他26年来的第114次献血。从2000年上大学时第一次献血,到如今献血43900毫升,相当于将自己的血液换了11遍。
“明天急需O型血小板,欢迎大家抽空捐献,感谢大家的支持。”春节期间,正在连云港东海老家的陈玉看到献血群里,采血护士苏舒、丁亚铃一天之内连续三次发布消息,他匆匆赶回泰州献血。
“26年间,114次‘举手之劳’,陈玉的热血始终滚烫,每次只要身体条件达标,他随时响应。”据泰州市中心血站血源招募科副科长丁伟军介绍,更难得的是,陈玉坚持在寒冬酷暑、极端天气等献血淡季主动响应,成为应急血库的“定心丸”。尤其是春节期间,由于天气寒冷、返乡人多、用血量大,献血者往往最少,血液经常急缺,他就组织家人、亲朋好友和学生在新春坚守。
2000年,刚上大学的陈玉为了宣传《献血法》,体验了人生第一次献血,从此开启了跨越26年的生命远征。“43900毫升献血总量、114次挽袖瞬间,将自己的血液换了11遍,这些数字背后,是近乎执拗的坚持。”丁伟军说。
“很多人问我如何坚持26年,不疼吗?说不疼是假的,这么粗的针反复扎进血管,怎么可能不疼呢?”抚摸着第114张献血纪念卡,陈玉眼角泛起泪光,“想到手术室里有生命在等待,这点疼就成了甜蜜的负担。”
26年来,从全血到成分血,从半年一次到每月赴约,陈玉为自己制定了严苛的“献血日历”:避开教学高峰期、用好节假日和中午上下班间歇、提前调整身体状态。
“血液可以再生,生命不能重来。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献到法定年龄上限60岁。”作为一名高校老师,陈玉将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作为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使学校的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组建了泰州首支无偿献血应急小分队和“血小涓”爱心工作室,开展献血科普、志愿服务,随时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数百人在他的带动下完成了人生的“初献”。
(通讯员供图)
相关文章
-
《封神2》路演现场观众情绪失控,质问导演乌尔善详细阅读
2月4日,据报道,《封神2》太原路演现场观众情绪失控,导演乌尔善被观众贴脸质问: “为什么封神的口碑两极分化,你想过没有? 我们作为路人一直在给你说好...
2025-02-05 994
-
刚刚确认,最低-10℃!@杭州人,请拿出家里最厚的衣服详细阅读
开工第一天,阳光不错,梅花正香。在阳光和偏南风的加持下,气温也节节高,上午11点,气温已经达到11℃,预计最高气温将超昨天的12.2℃。天气小姐姐这里...
2025-02-05 804
-
广东人新年开工第一天的快乐,谁懂?!详细阅读
今天是蛇年第一个工作日,快乐地度过了春节假期,想必很多人都已经元(ban)气(si)满(bu)满(huo)地开工了!但是广东上班族今天却都热情高涨,因...
2025-02-05 512
-
湖南有雨夹雪!气温降幅达8℃以上!中央气象台发布蛇年首个寒潮预警详细阅读
中央气象台2月5日10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明天起,新一股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央气象台预计,黄淮及其以北大部地区过程降温6~8℃,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
2025-02-05 895
-
痛心!云南2岁男童误吞松子后昏迷,出现脑水肿住进ICU,家长发声详细阅读
一颗小小的松子,竟然让两岁零八个月大的宝宝小豪,在鬼门关里走一遭。记者今天在重庆两江新区儿童医院门口见到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的村民黄章雄,张坤娟夫妻俩。...
2025-02-05 611
-
女子过年走亲戚看到“神秘光柱”,回应:是风力发电站立柱,还在组装中详细阅读
大皖新闻讯1月31日,网民赵女士到湖南资兴市走亲戚,在村子里看到山上出现一个“神秘光柱”,还会“隐身”,其随手将视频拍下,引发关注。2月5日,资兴市...
2025-02-05 245
-
“旅游+”丰富多彩 年味、乡村、跨城、冰雪、入境成新热点详细阅读
央视网消息:通信大数据平台数据显示,这个春节假期,出行人群规模较2024年同期增长8%。年味游、乡村游、跨城游、冰雪游、入境游,人们通过多种出游形式,...
2025-02-05 815
-
2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2404.6万人次详细阅读
2025年2月4日(春运第22天,农历正月初七),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2404.6万人次,环比下降4.3%,比2024年同期增长5%。铁路客运量1...
2025-02-05 185